對于全球PC市場而言,2022年并不好過。
近日,戴爾科技公司(DELL.N)公布了2023財年第四季度和全年的財務業績。財報顯示,2023財年第四季度戴爾科技收入為250億美元,較上一財年減少29億美元,同比下降了11%。
隨著戴爾科技財報公布,包括聯想、惠普及戴爾在內的全球PC市場“三巨頭”成績單悉數出爐。從整體而言,業績下滑成為PC巨頭的財報關鍵詞。
這與市場整體環境密切相關。事實上,2022年全球PC市場整體降溫,可謂是“至暗”的一年。根據第三方調研機構Gartner數據顯示,全球范圍內PC出貨量2022年第四季度下滑28.5%,全年下滑16.2%。
市場動蕩,巨頭們遭受迎頭痛擊。第三方調研機構Gartner數據顯示,全球市場份額前五的廠商聯想、惠普、戴爾、蘋果、華碩出貨量全面大跌,跌幅分別達到28.6%、29.1%、37.0%、10.2%和19.8%。
在此頹勢之下,巨頭們該如何“自救”?
PC市場持續清庫存
從PC相關巨頭的財報來看,傳統PC業務呈現普遍下滑態勢。
惠普財報顯示,在截至2023年1月31日的第一財季內,其當季營收為138億美元,同比下滑18.8%。按業務部分劃分來看,惠普個人系統部門營收為92.15億元,較上年減少24%,其中商用端收入下跌18%,消費端收入下跌36%。
從出貨量而言,惠普第一財季個人消費PC出貨量同比下滑33%,商用PC出貨量同比下滑24%,總出貨量同比下跌28%。
戴爾的財報數字同樣不甚樂觀。財報顯示,2023年財年第四財季營收為250億美元,同比下降11%。其中,來自客戶解決方案的營收為133.61億美元,同比下降23%。其中,商業部門收入下滑17%,消費者部門下滑40%。
也正是在業績不佳的表現下,此前PC企業想到了降本增效的方法。去年11月,惠普宣布,未來三年將在全球裁員4000至6000人。今年2月,戴爾則公告稱,將進行業務重組并預計裁員5%,人數超過6000人。
作為全球PC的老大,聯想本季財報也不甚樂觀。截至2022年底,聯想集團2023財年第三財季總營業額和凈利潤分別錄得153億美元和4.37億美元,同比下滑24%和32%,連續10個季度凈利增長的紀錄在此終止。
引發聯想業績下跌的主要因素正是在于PC業務。財報顯示,聯想智能設備業務集團收入同比下降34%,個人電腦領域的出貨量放緩,下降至疫情前的水平。此業務集團最主要由個人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機及其他智能設備業務組成。
聯想官方對此的解釋為,主要是由于出貨需求下降導致渠道存貨過剩,以致加劇了挑戰。“總體來看PC消化庫存可能還會持續一到兩個季度。”在接受包括21世紀經濟報道在內的媒體采訪時,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直言。
在楊元慶看來,PC市場的現狀是由過去三年累積而成的。以2019年作為基點來看,2020年PC設備激活量增長約15%,但實際出貨量僅增長7%,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消化了渠道庫存,造成供應短缺。2021年,PC設備激活量同比基本持平,但實際出貨量卻達到了2019年的125%左右,從而造成庫存積壓。
“從激活量的真實需求來看,去年下半年下滑只有5%到6%。但是過去的庫存積壓使得出貨量下滑了15%以上。直到去年年底,激活量和出貨量基本上趨于平衡,比2019年要高5%到8%的水平。”楊元慶分析稱,“我們預期,2023年的真實需求將持平,但是出貨量可能需要一兩個季度去消化庫存,所以全年會比前一年繼續降低5%。”
惠普公司首席執行官恩里克·洛里斯(Enrique Lores)在受訪中表示,Q4公司在削減渠道庫存方面取得良好進展,預估2023年下半年將回歸正常化。但據惠普22/23財年報告,雖然存貨較Q4進一步改善,但終端需求疲軟、銷售放緩,存貨周轉天數提升至60天。
“許多渠道的平均銷售價格(ASP)也下降了,在過去的幾個月里,渠道庫存過剩引發了打折,以刺激需求。”IDC的移動和消費設備跟蹤器研究經理Jitesh Ubrani說,“盡管做了這些努力,PC成品以及組件的庫存管理仍將是未來幾個季度的一個關鍵問題,并有可能進一步影響ASP.”
IDC全球移動和消費設備跟蹤器的集團副總裁Ryan Reith則預測稱,直到2024年PC市場才有復蘇的極大可能。
非PC業務轉向
全球PC市場迎來“寒冬”,企業們也在尋找新的方向。
聯想集團近幾次發布的財報中,“非PC業務占比”指標頗為吸睛。在2022/23財年第一、二、三財季中,聯想PC以外收入占比分別為37%、37.4%以及41%,占比持續提升中。
這也意味著,聯想正在逐步擺脫身上的PC標簽,向全新增長曲線轉型。
在最新財季中,聯想方案服務業務集團(SSG)的收入及經營溢出利分別增長23%及12%,非硬件驅動業務營收占比達53%。其中,SSG在中國市場的收入錄得高雙位數同比增長,在除中國以外的亞太區有將近50%的增長。此外,聯想ISG基礎設施方案業務營收增長48%,連續第三個季度創歷史新高,運營利潤更是猛增156%。
楊元慶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聯想對未來個人電腦以外業務在集團整體營收占比的上升十分有信心。在最新財季中,聯想重視包括手機、平板設備、AR/VR設備以及其它IoT智能設備業務的發展,包括服務器、存儲、軟件等業務的增長也頗為迅猛,并且從增勢來看具備可持續性,“這些均是我們獲取增長的全新空間”。
戴爾也同樣在向非PC業務轉向。財報顯示,戴爾2023財年基礎設施解決方案集團(ISG)全年收入達到創紀錄的384億美元,與上年相比增長12%,在全年收入中占比達到37.54%;運營利潤達到創紀錄的50億美元,與上年相比增長35%。
戴爾技術公司副董事長兼聯合首席運營官Jeff Clarke也提到:“在CSG(云存儲網關)方面,我們專注于個人電腦市場中最有利可圖的部分,以超越行業。即使在客戶支出重點轉移的情況下,我們也準備好繼續獲得增長。”
PC企業尋覓全新增長曲線,也迎合了當下全球的產業趨勢。“一家企業在第一成長曲線保持穩定的情況下,如果還有第二成長曲線,那么其未來發展潛力與發展速度將非常驚人。”北京社科院研究員王鵬指出,在全球數字經濟、數字化飛速發展背景下,數字經濟新浪潮引發的算力革命,為PC企業未來發展帶來了廣闊前景與想象空間。
“由于過去幾年有效的戰略執行,現在多元化增長的引擎已經生效。”談及下一季度的業績表現預期時,楊元慶分析稱,下一財季聯想基礎設施方案業務和方案服務業務都會如本財季般繼續高速增長,“這些多元化的業務能夠有效抵消個人電腦業務的下降”。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